防伪查询 | 收藏网站 新浪微博 腾讯微博
服务热线  400 686 5858
黔乡名门
华氏家族数代名门、造福一方,历经几代在贵州复兴工业、捐资助学、一心为民,为贵阳的人文、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华家至孝为上,祖训沿袭,由华联辉首创的“华茅酒”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,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国酒。其子听从父训,光大家族产业的同时不忘后人,捐资兴办“贵州通省公立中学”(现贵阳一中)等教育事业,先后创办“文通书局”(商务、中华、世界、开明、大东、正中、文通,全国七大书局之一)、永丰抄纸厂(现贵阳造纸厂)等工商业,为推动西南地区的文化建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而1924年华家建立的“大觉精舍”现在已经是贵阳的地标
茅台鼻祖华联辉

华联辉(1833-1885),字柽坞,贵州遵义县团溪人。其家经营盐号。清同治元年(公元1862年)迁贵阳,继续经营盐号,十余年,积资白银数万两。先为副贡,清光绪元年(公元1875年)举人。次年,被四川总督丁宝桢委办盐政。他涤荡陈规,改行官运商销,在泸州设盐务总局,在各产盐区设厂局,收购食盐,以同一价格分售商人,商贩按零售价卖给群众。实施此法,市场盐价稳定,国库增收白银200余万两。他在四川执掌盐政数年,功绩卓著,名动遐迩,被誉为经济大家,朝廷破格授以知府留川补用,但他辞谢不就。 至孝华联辉为一尝母亲夙愿,耗资重建战后荒废的茅台酒场,三顾茅庐聘请老酒师依古法酿制,经过多次反复试验,终于酿出了当年母亲年轻时喝过的茅台酒,自此,中断多年的茅酒生产又恢复了。

而后几年,华酒只供家庭饮用和馈赠、款待亲友,但酒美之声传遍各地,众人邀酒供不应求,华联辉立即决定将厂房扩建,对方营业,并将酒房定为“成义烧房”,就名定为“回沙茅酒”、后来至明末清初,“华酒茅台”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掷而“酒香四溢”勇夺金牌。这传奇的酱酒故事,让华家祖辈光耀延续,经其子华之鸿、孙华问渠三代秉承近代化的商业理念,不断对“华家茅酒”进行现代商业包装,将原先的陶罐装改成陶质筒形瓶装,成为茅台酒的特有瓶型,还在商标中附印文字说明,打出在巴拿马获得世界名酒荣誉的字样。

令华联辉和华老太太想不到的是,由于华联辉的一片孝心,却创造了一个举世闻名的茅台酒品牌,随着茅台酒在世界上倍受青睐,也使华联辉的孝心理念变得无穷大,无穷远。

民族实业家华之鸿

华之鸿(1871-1934),字延厘(延仪),贵州省杰出的实业家。1871年生于贵阳,1896年由副贡生选授仁怀厅儒学训导。1902年弃官回到贵阳。从1905年到1907年,他与唐尔镛、任可澄创办了规模、设备在清末领袖全黔的贵州通省中学堂;受命与唐等筹款开办了优级师范选科、宪群法政学堂;合资、独资创办了团溪两等小学堂及息烽寨底文昌阁小学等校。1907年又出资参与创办了《黔报》。同年,被推为商务总会会长。1909年,宪政预备会成立,他是发起人之一,且为重要资助人。辛亥贵州光复后,他由谘议局议员被推为新政权的财政部副部长兼官钱局总办。1912年,唐继尧入主黔政,任都督府财政司司长兼官钱局总理。1913年,任财政司长兼贵州银行总理。

1917年以后,退出政界,专门经营商业。早在1909年他秉承父志毅然投资白银20万两,由日本购进机器设备,于1911年正式创办文通书局于贵阳。它是当时贵州最早使用先进印刷机器的工厂。1927年,又在文通增设图书部,与京沪各大书局订立合约,将国内各种新旧图书仪器运黔推销。抗战时期(其子华问渠掌管经营)文通已成为全国七大书局之一。1914年,华之鸿又出资白银60余万元由日本购进机器,建永丰纸厂于贵阳城南小团坡,并于1919年正式开工。同时,他还着力投资扩大其家设于茅台的成义酒厂的生产能力(最高年产达3万斤以上)。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,成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。此外,为地方经济发展便利起见,1912年,华之鸿与徐屏臣(贵州总商会会长)出资5万两,开凿乌江航通;实行开凿并请人试航。工程得大半,因地方多故,事竟中缀。

华之鸿一生,居官、兴学、办实业。他长于经济,为财政部长、司长时,面时财政无序,支用浩繁,他擘划经营,清理整顿各项税务,编制预算,统一收入,显现出卓越能力;护国反袁时,他带头捐资助饷,甚至不吝以私财5万余元平息挤兑之风,使新政权得以稳定而渡难关,有毁家纾难之节;他出资兴学、办报,且将上百万巨资投入“文化实业”,在那个时代,足见其卓识远见及敬恭桑梓之情。更不说文通的创办开了贵州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。此外,他“平素自奉极薄而性好施与”,自清末以迄民国初年,先后为四川、皖北、华洋义赈会、全黔义赈会及各地水旱火灾捐资数十万两;至于乡党亲友之贫困更乐于捐输,足见其仁爱之心。

华之鸿时代,军阀混战。历届军阀政府当政,注定了民族资本企业发展艰难的命运。文通、远丰先后遭回禄之灾,永隆裕的被迫停歇,使华之鸿“振兴实业,以济民生”的理想破灭。晚年,他皈依佛门,究心佛事。1934年3月7日病逝家中,终年64岁。

文化复兴者华问渠

华问渠(1894—1979),字永源,光绪二十年生于贵阳,原籍江西临川,始祖迁祖于清康熙年间来黔经商定居遵义团溪,祖父联辉先经商,后读书应试为咸丰乙亥(1875年)科举人,因避咸同之乱,迁居贵阳,经营盐业,丁宝桢总督四川,乡人唐炯推荐,被丁聘为盐法道总办,协助唐炯推行“官运商销”新盐法,并在“仁岸”茅台创办“永裕隆”盐号,同治元年(1862年)在茅台创办“成裕烧房”烤酒。联辉子华之鸿(字延厘),继承父业,接管“成裕烧房”后改名“成义烧房”。与此同时,他还创办了贵阳文通书局和永丰机器抄纸厂。他是贵州最早的民族资本家。

华问渠平生勤奋好学,身材高大,善于为人处事。于贵州省宪群政法专科学校毕业后,协助其父之鸿经营工商业,改进文通书局印刷设备。抗战爆发后,许多专家学者来贵阳避难,华问渠成立文通书局编辑所,聘请专家、学者三百多人为编审委员,在上海、长沙、广州、成都、重庆、昆明设立分局,在当时与著名的与商务、中华、正中、世界、大东、开明等书局齐名。同时将其生产的茅台酒运送到各书局销售。

“成义烧房”生产的茅酒声誉虽隆,但由于本身设备和客观条件的限制,不能得到充分发展,年产量不过九千斤,而社会需要却逐年增加。周西成作贵州省长时,茅酒成为他外交的手段,每年要上千瓶的茅酒作为礼品送南京政府及川、桂、粤等省要人。1936年贵州与邻近四省公路完全沟通,特别是抗战开始,贵州成为西南交通中心,社会对茅酒的需求量更大。面对这种情况,华问渠屡次想把成义茅酒产量提高,但那时他的主要精力用在文通书局的书籍出版上,一时无余力及此。直到1944年,成义酒房不幸发生火灾,酒坊被焚,地面建筑大半被烧毁。他在重庆得到经理薛相臣的报告,立即电示:“迅速筹款恢复,并借此机会,扩大生产设备,以年产十万斤为指标”。

因此,成义茅酒厂在恢复扩建时期,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扩大工作,厂房增加,酒窖由原来的12个,增加到18个,酒的产量达到年产四万二千多斤,是建厂数十年来的最高记录。1951年由政府作价收买“成义”酒厂,与“荣和”、“恒兴”两家一起合并,改为贵州国营茅台酒厂,华问渠任贵州省工业厅副厅长,1979年去世,享年85岁。

华树人

华树人,公元1917年—2008年,铭记先辈“教育兴国”的祖训,在父辈产业下悉心从事教育事业,执教83年,桃李满天下。曾连任贵阳市第五、六、七届政协委员,1946年创办文通书局广州分局,1999年,将家传酿酒秘法传于子华效先,从新开始了华家茅酒的恢复生产。

Copyright@2012-2013 Guizhou Hua liquor All rights reserved. 黔ICP备13001043号-1
 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